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《纪事书场》撷取《纪事》抗战题材内容光大e配,重现那一段烽火岁月。
高调宣传引关注,战前露底真糊涂。
可惜重炮受钳制,无法全力战淞沪。
书接上回,上回书说到,仅有24门的“三十二倍十五榴”一经亮相,并没有带来人们期待的效果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原来,最直接的原因,就是“高调”宣传。蒋介石对这批花了大价钱的重型武器分外看重光大e配,各方面军政大员们也走马灯似地纷纷前来参观。美国驻华使馆很快给国内发去“中国已从德国获得重榴弹炮”的情报。
这样的张扬自然瞒不过“三十二倍十五榴”注定要对阵的日军,中国军队手上罕有的重武器,从一开始就失去了“奇兵”的效果。
失了先机,可战争的形势时刻在变化,“三十二倍十五榴”还是上了战场,首战,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沪会战。那么,在淞沪会战中,重炮发挥如何呢?
且听【纪事书场·抗战烽火】重炮怒吼第二集
点击收听:
纪事书场·抗战烽火|国军寄予厚望的重炮,首秀竟遇“滑铁卢”
前情回顾:
纪事书场·抗战烽火|军博这门重炮,背后有一段抗战往事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董少东光大e配,张骜
发布于:北京市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